阳光明媚,一阵春风拂过,嫩绿的柳树枝像少女的秀发般随风飘动,一旁的紫荆花和海棠花争妍斗艳,花团锦簇,光彩夺目。一条小河在阳光的洗礼下,波光粼粼,潍坊中央商务区的地标“奔月台”在河面上的倒影若隐若现,河面上像是洒满了钻石珍宝,为鲜艳的春色更加增添不少珍贵。
今天项目部例行开展周检活动,望着矗立在秀丽风景中的“奔月台”,项目部安质部王浩感慨,“记得我们刚来这里时,还是一片荒地,这条河还是臭水沟呢。”王浩正了正头顶的安全帽,指着远处的烟囱接着说道,“虽然当时这些化工厂已经搬走,但是环境和如今真是没法比呀。”
眼前的美景,使我陷入了沉思,三年前的场景如昨日般浮上脑海间。
三只乌鸦正在河滩腐木上磨喙,好似在各种垃圾构成的“五线谱”上留下三个黑色的“休止符”。暗绿色的河水裹挟着泡沫塑料,像一条溃烂的静脉蜿蜒穿过村庄,旁边化工厂的阵阵轰鸣声,惊起一团裹着沼气的苍蝇……
记忆中的灰暗逐步被眼前的艳丽春色取代,我不禁感慨,到底是如何将之前破败不堪的环境,重塑成如今的样子。
测量队队长张著豪一边翻着工程资料,一边向我介绍道,河道拓宽改造,将小河年径流控制在95%左右,在河道沿岸种植水生植物,采用草坡、石滩等生态驳岸形式,修复水生态、丰富水环境,使河水逐渐清澈。
“我们还采用了‘海绵城市’思路,在河道下游设置表流分级湿地,提高雨水调蓄能力,同时消纳周边老城区排放雨水、补充河道水体,打造多层次海绵韧性空间。”项目总工李强接着补充道,“目前正在施工的雨水泵站就是起到这个作用。”
跟随李强的视线来到雨水泵站,主体框架旁的小河悄悄流淌,生怕被人发现似的。混凝土输送管在蓝天中蜿蜒,如一条暂时休眠的银蟒。身着中铁二十五局集团工装、头戴黄色安全帽的工人,正用钢铁般的臂膀摆动着“银蟒”,一旁的振动棒好似“长笛”,在搅动混凝土时发出如鸟鸣般的嗡嗡声。
周检结束前,我支起无人机,留存检查影像资料。这时,镜头里突然闯入了两只白鹭,优雅的在河水中觅食。我连忙调整无人机飞行高度,生怕惊到这些“稀客”。
暮色中,阳光渐渐撤回了它的温暖,增添了几分红晕,一群麻雀在灌木丛中“捉迷藏”,叽叽喳喳吵闹着,旁边几只喜鹊在枝头间蹦跳。项目部刚栽种不久的树木上,又新增了一个喜鹊窝,小河中,三五只野鸭嬉戏打闹,河水泛起阵阵涟漪……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鸟儿也加入了这场狂欢。
眼前的景色牢牢牵住了我的视线,头顶那晚浅浅的月牙与我的笑靥弧度在暮色中悄然重叠,我呆坐在小河旁,像木头人般一动不动。白鹭的长喙刺破了自己的倒影,衔起一尾小鱼,它身后,戴着黄色安全帽的工友们正在安装最后一批幕墙。夜晚的“奔月台”,融入了周围的美景,像是即将被春风唤醒的风铃。
对了,小河的名字叫——明月川。